现代篇之前
兔爷在月球出生,但没几天便被遗弃了。他在月球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独自成长了起来,并学会了很多技能。[5]
在挖地洞时结交了一些朋友,并第一次尝到月饼的滋味。从此,兔爷成为了月宫唯一一只喜欢月饼的兔子。[3]
本是月宫众多兔子中的一只,每天干着捣药做月饼的活。因为工作无聊,又和女朋友分手,恰逢人间闹瘟疫,便主动请命来到人间为人类去病消灾。
瘟疫结束后逐渐被人遗忘,为生活所迫去卖艺。几百年后在一次机缘下,兔爷对广告海报上的四不像一见倾心,见到真人后更是觉得可爱,于是与四不像结交。[6]
四不像因潘家园拆迁一气之下移居山林后仍留在北京工作,后来终于忍受不了城市的喧嚣来到鹿人店。[7]
编号010号,入狱原因不详,困兽岛的兔爷被称作兔托尼,披头散发,对于困兽岛有一定的了解。来到困兽岛是为了找典狱长四不像。
第一次越狱失败时,曾自称认识四不像,并试图以一颗真心唤醒四不像的记忆,最后以失败告终。[8]
最后跟其他人从困兽岛逃了出来,但由于困兽岛对于时间的特殊作用从而不知所踪。[9]
兔爷的灵感来源是老北京民间的传统玩具“兔儿爷”。
传说
一般认为,兔儿爷的形象源自月中的玉兔。
传说,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
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这也可能是兔爷为什么会喜欢饰品的原因?
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者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可是,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儿奶奶”。[10]逗你玩:我养的到底是兔爷还是兔娘啊……[11]
真实来源与习俗
兔儿爷的产生,其实源于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和对神话的确认。有关月亮的传说在此产生重要影响。月中有兔的传说始于春秋时代。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反映了神话的内容:一弯新月中并置着口衔灵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这说明汉代仍流传月中有兔子的神话。河南郑州出土的西汉晚期画像砖“东王公乘龙”也出现了玉兔捣药的形象。1968年,江苏省丹阳市发现了一座南朝佚名陵墓,墓中出土了两块画像砖,分别表现月亮和太阳,月亮砖中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捣药的玉兔,杵臼毕具,十分生动。
在民间,老百姓们都遵守着“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约,所以,祭月多由妇女承当。通常总是跟在母亲身边的小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产生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兔儿爷。[10]
生物学角度与刻板印象
原产自中国的野兔实际都不会打洞。我们所熟知的“会打洞的兔子”实际是来自西南欧的欧洲穴兔(学名:Oryctolagus cuniculus)。欧洲穴兔后来被驯化,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家兔。家兔也后来传入中国成为家畜。故各个传说中“会打洞的兔子”实际的最早原型都为欧洲穴兔,兔爷自然是其中之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