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编辑详尽指南

帮助页面

这篇文章面向没有任何维基编辑经验的用户,用尽量细致的语言描述了编辑的每一个步骤。希望这篇文章会对你有所帮助。

另可参考快速上手编辑指引

一·开始

请先保证你已经有了一个本站的账号。这是进行任何操作的基本条件。如果你还没有,可点击此链接注册。

二·编辑

在注册账号之后,可以点击位于网页左侧导航栏中的“随机页面”,随机跳转到一个内容页面。然后,观察这个页面的结构,特别注意大标题下方的页面功能栏,可以在其中看到如下选项:

页面功能栏,位于内容上方与大标题下方
  • 页面:此选项表示该页面的主体,也是进入某个页面后选中的默认选项。
  • 讨论:表示该页面的讨论页,编者可以在此页面中发起或接续讨论。
  • 编辑:进入可视化编辑页面。
  • 编辑源代码:进入源代码编辑页面。
  • 历史:查看该页面的编辑历史。
  • 变体:繁简转换操作。

接下来将简单介绍可视化编辑的操作。

编辑工具栏

一般的文字直接输入即可。格式控制可通过上方的工具栏实现。工具栏从左到右分别是:

  • 格式段落:选择即可将该行改为任意级别的标题或段落,页面中的标题从第二个选项“标题”开始。请不要在页面内容中使用最下方的“页面标题”!另外,在渲染之后,系统会根据标题自动生成目录。
  • 样式文本:此选项可将某段文本改成某种特殊样式,如粗体、斜体等。具体可查看该选项的下拉选项。
  • 链接:插入内部或外部链接。插入内部链接时只需输入该页面的标题(如导向天禄只需输入天禄),而插入外部链接时需要输入完整的链接。
  • 引用:在文本中插入参考文本或链接,可以输入网址自动生成,也可以输入简单的文本。这些参考内容会在渲染后以脚注的形式出现在页面中。
  • 列表:分为有序和无序列表。有序即数字,无序即你正在看的这些文本的格式。
  • 插入:插入一些其他元素,如图像、表格、数学公式等。在插入图片时,可以直接搜索你要插入的图片的文件名选中文件,然后再根据指引调整图片格式。
  • 特殊字符:插入一些特殊字符。

这些选项足以应对一般的编辑需求。而在日后的编辑中,还涉及到模板的使用。本站点已经存在大量的可使用的模板,若要查看这些模板的名称与使用方法,可以查阅存在该模板的页面,点击右侧的三横线按钮,再点击“使用的模板”,即可查看该页面使用了什么模板。具体事项不再于此赘述。

三·保存

在编辑完毕之后,你便可以点击右上角的“保存页面”按钮来保存编辑。在点击此按钮之后,可以看到如下几个选项:

  • 摘要:可以在此概括你此次编辑的内容,方便自己和其他编辑查看。
  • 这是一次小编辑:如果你此次做出的改动较小,可以勾选该选项。
  • 复核您的更改/显示预览:点击二者都会渲染出在做出此次编辑后的该页面,但前者会以绿色标出你添加的内容,用红色标出你删除的内容。建议各位编者在每次保存前都进行一次预览操作,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一些错误。
  • 保存页面:点击后即可提交此次更改。

四·创建

如果你不满足于修改他人撰写的页面,也可以自己创建页面。创建页面的方法有三种:

  1. 将维基的网址youshou.wiki/wiki/后的参数改成你想要创建的页面的标题,即可创建。
  2. 在搜索框中搜索该标题,然后点击提示中出现的红链即可创建。
  3. 进入该页面,在框中输入你想创建的页面的标题,点击按钮即可创建。

创建页面时的操作与编辑时基本一致,不再赘述。另外,在撰写相关条目时,可参考格式手册,并以此为参考编辑页面。

五·上传

点击侧边栏中“上传文件”链接即可进入上传页面,请严格按照该页面中的指引上传文件。尤其注意授权协议问题————这一点尤为重要,另外,记得在上传文件时不要使用随机生成的文件名,应当改成简短且信息量较大的名称。

另可参考此文件,这个文件页面是一个标准范例。

六·其他

如果你不满足于可视化编辑器的功能与便捷性,可以采用上面提到过的源代码编辑方式,点击页面上的相应按钮即可进入。关于wikitext的语法,可以参阅帮助:编辑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