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編輯詳盡指南

幫助頁面

這篇文章面向沒有任何維基編輯經驗的用戶,用儘量細緻的語言描述了編輯的每一個步驟。希望這篇文章會對你有所幫助。

另可參考快速上手編輯指引

一·開始

請先保證你已經有了一個本站的賬號。這是進行任何操作的基本條件。如果你還沒有,可點擊此連結註冊。

二·編輯

在註冊賬號之後,可以點擊位於網頁左側導航欄中的「隨機頁面」,隨機跳轉到一個內容頁面。然後,觀察這個頁面的結構,特別注意大標題下方的頁面功能欄,可以在其中看到如下選項:

頁面功能欄,位於內容上方與大標題下方
  • 頁面:此選項表示該頁面的主體,也是進入某個頁面後選中的默認選項。
  • 討論:表示該頁面的討論頁,編者可以在此頁面中發起或接續討論。
  • 編輯:進入可視化編輯頁面。
  • 編輯原始碼:進入原始碼編輯頁面。
  • 歷史:查看該頁面的編輯歷史。
  • 變體:繁簡轉換操作。

接下來將簡單介紹可視化編輯的操作。

編輯工具欄

一般的文字直接輸入即可。格式控制可通過上方的工具欄實現。工具欄從左到右分別是:

  • 格式段落:選擇即可將該行改為任意級別的標題或段落,頁面中的標題從第二個選項「標題」開始。請不要在頁面內容中使用最下方的「頁面標題」!另外,在渲染之後,系統會根據標題自動生成目錄。
  • 樣式文本:此選項可將某段文本改成某種特殊樣式,如粗體、斜體等。具體可查看該選項的下拉選項。
  • 連結:插入內部或外部連結。插入內部連結時只需輸入該頁面的標題(如導向天祿只需輸入天祿),而插入外部連結時需要輸入完整的連結。
  • 引用:在文本中插入參考文本或連結,可以輸入網址自動生成,也可以輸入簡單的文本。這些參考內容會在渲染後以腳註的形式出現在頁面中。
  • 列表:分為有序和無序列表。有序即數字,無序即你正在看的這些文本的格式。
  • 插入:插入一些其他元素,如圖像、表格、數學公式等。在插入圖片時,可以直接搜索你要插入的圖片的文件名選中文件,然後再根據指引調整圖片格式。
  • 特殊字符:插入一些特殊字符。

這些選項足以應對一般的編輯需求。而在日後的編輯中,還涉及到模板的使用。本站點已經存在大量的可使用的模板,若要查看這些模板的名稱與使用方法,可以查閱存在該模板的頁面,點擊右側的三橫線按鈕,再點擊「使用的模板」,即可查看該頁面使用了什麼模板。具體事項不再於此贅述。

三·保存

在編輯完畢之後,你便可以點擊右上角的「保存頁面」按鈕來保存編輯。在點擊此按鈕之後,可以看到如下幾個選項:

  • 摘要:可以在此概括你此次編輯的內容,方便自己和其他編輯查看。
  • 這是一次小編輯:如果你此次做出的改動較小,可以勾選該選項。
  • 覆核您的更改/顯示預覽:點擊二者都會渲染出在做出此次編輯後的該頁面,但前者會以綠色標出你添加的內容,用紅色標出你刪除的內容。建議各位編者在每次保存前都進行一次預覽操作,這樣可以避免出現一些錯誤。
  • 保存頁面:點擊後即可提交此次更改。

四·創建

如果你不滿足於修改他人撰寫的頁面,也可以自己創建頁面。創建頁面的方法有三種:

  1. 將維基的網址youshou.wiki/wiki/後的參數改成你想要創建的頁面的標題,即可創建。
  2. 在搜索框中搜索該標題,然後點擊提示中出現的紅鏈即可創建。
  3. 進入該頁面,在框中輸入你想創建的頁面的標題,點擊按鈕即可創建。

創建頁面時的操作與編輯時基本一致,不再贅述。另外,在撰寫相關條目時,可參考格式手冊,並以此為參考編輯頁面。

五·上傳

點擊側邊欄中「上傳文件」連結即可進入上傳頁面,請嚴格按照該頁面中的指引上傳文件。尤其注意授權協議問題————這一點尤為重要,另外,記得在上傳文件時不要使用隨機生成的文件名,應當改成簡短且信息量較大的名稱。

另可參考此文件,這個文件頁面是一個標準範例。

六·其他

如果你不滿足於可視化編輯器的功能與便捷性,可以採用上面提到過的原始碼編輯方式,點擊頁面上的相應按鈕即可進入。關於wikitext的語法,可以參閱幫助:編輯頁面